1、初高衔接,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,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。
2、高中较初中物理更抽象,需要思维能力,知识点前后更加紧密。
3、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。
力学
难易度:
重要度:
要求
掌握直线运动、曲线运动、圆周运动;掌握功能关系,能量守恒,牛顿定律,万有引力定律。
电学
难易度:
重要度:
要求
掌握电场,电路,电磁,交变电流等性质,计算并熟练应用。
原子
难易度:
重要度:
要求
了解原子的性质、结构;了解原子核的组成、性质反应等。
热学与光学
难易度:
重要度:
要求
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,第二定律;了解光的折射、反射,衍射等知识。
章节 |
内容 |
本章重难点 |
参考 课时 |
难度 |
考频 |
大纲要求 |
占比 |
课次 |
|
期中 |
期末 |
||||||||
第六章 |
运动学实验 |
光电门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应用; DIS测量加速度 |
6课时 |
★★★ |
中频 |
AB |
15% |
10% |
第16-18讲 |
第七章 |
初速度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影响 |
直线运动的追及相遇问题;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 |
6课时 |
★★★★☆ |
必考 |
BC |
60% |
25% |
第19-21讲 |
第八章 |
受力分析与求解 |
受力分析; 力的合成与分解 |
8课时 |
★★★☆ |
高频 |
BC |
25% |
25% |
第22-25讲 |
第九章 |
力的平衡综合 |
正交分解法的应用; 共点力的平衡 |
8课时 |
★★★★☆ |
必考 |
CD |
/ |
20% |
第26-29讲 |
第十章 |
牛顿定律及应用 |
牛顿第二定律; 牛顿定律解决的两大类问题 |
6课时 |
★★★★☆ |
必考 |
/ |
/ |
20% |
第30-32讲 |
第十一章 |
期末综合复习 |
学期综合复习 重要题型归类 |
4课时 |
★★★★ |
/ |
/ |
/ |
/ |
第33-34讲 |
大纲要求:A了解;B理解;C应用/运用;D综合 |